【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目前,传统汽车强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占据轮胎行业的主导地位。德国统计网站Statista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最畅销轮胎制造商排行榜中,米其林以约280.2亿欧元的年销售额位居第一,日本普利司通位居第二,美国固特异位居第三,德国大陆集团排名第四。中化入股的意大利倍耐力以及中策轮胎也进入前十。
不过,多家传统轮胎制造巨头,尤其是位于欧洲的一些轮胎制造企业,最近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在德国,高昂的能源成本令制造业企业感到不安。德国IG BCE工会称,德国工业用电成本远高于美国和中国。
此外,汽车市场销量的颓势也在给欧美轮胎企业带来压力。德国电视一台称,在宝马、梅赛德斯等公司销售数据疲软以及电动汽车业务出现问题的背景下,大陆集团计划到2028年总共减少7150个工作岗位。米其林今年宣布将关闭其位于法国西部的两家工厂,去年米其林宣布关闭两家德国重型卡车轮胎工厂。固特异集团计划停止德国富尔达和菲尔斯滕瓦尔德工厂的生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轮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中国对于欧洲轮胎企业而言不容有失。2023年中国销售超过3000万辆乘用汽车。这意味着中国仅每年生产的新车就需要约1.3亿条轮胎,几乎是欧洲和北美市场之和。在汽车售后市场,中国也有很大的潜力。中国2023年消费1.33亿条轮胎,与之对应的欧洲和北美分别为3.7亿条、半岛游戏网址3.16亿条。
一些欧洲轮胎企业正在转向中国增设工厂。今年年初,米其林宣布对其沈阳工厂进行产能调整,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逐步将现有卡客车轮胎产能转换为乘用车轮胎产能。此前,米其林已经宣布扩张其上海工厂的产能。大陆集团则在今年6月将其位于合肥的轮胎工厂扩建扩产,计划在2027年将该工厂的年产能提高到1800万条乘用车和货车轮胎。
德国《汽车周刊》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军德国等欧洲国家,来自中国的轮胎制造商也正加速在欧洲立足。中策轮胎、佳通轮胎、赛轮金宇轮胎、山东玲珑轮胎等以前不为欧洲消费者所熟知的中国品牌正逐步打响招牌,尤其是在英国、德国市场。报道称,许多消费者认为,中国品牌的轮胎在性价比方面较欧洲产品颇有优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